印度從第四躍居第三
市場研究咨詢機構LMC Automotive此前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印度乘用車及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長8.3%至399萬輛,超過德國的374萬輛。這一年,印度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
麥肯錫等機構當時預測,印度將在2021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從結果來看,這一年,中國汽車銷量為2627.5萬輛,繼續(xù)領跑全球汽車市場,而美國以大約1500萬輛的成績位居第二,日本以445萬輛排在第三,而印度則因疫情打擊、芯片短缺,銷量只回升到約360萬輛,排在第四位。到了2022年,疫情及芯片危機的緩解有力推動了印度汽車市場的復蘇,而隨著印度汽車銷量增長,日本銷量下滑,印度終于實現(xiàn)了反超。從第四到第三,印度走了4年。
具體來看,根據(jù)FADA的統(tǒng)計,2022年印度乘用車銷量為343.15萬輛,同比增長16.35%,甚至超過了疫情前的297萬輛(2019年)。商用車銷量則為86.53萬輛,同比增長32%,也幾乎快趕上疫情前的88萬輛(2019年)。這樣一來,2022年印度汽車銷量合計約為430萬輛,與2021年相比,增幅接近20%。在歐美各大汽車市場銷量紛紛下滑的情況下,印度如此高的增幅,即使是在全球范圍內也是相當罕見的。
人口紅利為印度汽車市場帶來巨大潛力。目前印度擁有14億人口,聯(lián)合國前不久預測,印度將在2023年4月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英國歐睿咨詢公司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1年,只有8.5%的印度家庭擁有一輛乘用車。這意味著增長空間較大。事實上,根據(jù)標普指數(shù),印度的千人汽車保有量,已經(jīng)從2010年的15輛增加到2022年的36輛。作為對比,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千人汽車擁有量達到220輛。印度人口的增長,人均收入的提升,為汽車市場留下了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全球地緣政治逆風、貨幣政策收緊、疫情影響揮之不去,這些因素使得全球經(jīng)濟前景黯淡。自2022年5月以來,印度央行還將政策回購利率上調225個基點。不過,在國內經(jīng)濟增長的支持下,印度預計將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jīng)濟體之一。”談及對2023年的展望,F(xiàn)ADA充滿信心。
日本市場連年下挫
印度超過日本,一方面是因為印度汽車市場快速復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日本汽車市場近年來陷入低迷,銷量接連下滑。
在疫情之前,2018年及2019年,日本汽車銷量分別為527萬輛和519.5萬輛,雖然比不上1990年的峰值(777萬輛),但也維持在了500萬輛級別。2020年疫情爆發(fā),日本汽車銷量降至460萬輛,2021年進一步下滑至445萬輛,可謂是連年下跌。原因之一是受人口減少影響,市場出現(xiàn)萎縮態(tài)勢。再加上,包括芯片在內的零部件持續(xù)短缺影響到車企生產,豐田、本田等多次發(fā)布減產公告,銷售自然也受到影響。
日本汽車經(jīng)銷商協(xié)會(JADA)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前11個月,日本汽車銷量為385.7萬輛。雖然12月數(shù)據(jù)尚未公布,但考慮到此前月銷量平均約為35萬輛,業(yè)內及日本媒體推測,2022年全年日本汽車銷量將為420萬輛左右。這一成績低于印度。
另外,與印度不斷增長的人口相比,近年來,日本的人口數(shù)量在逐漸下降,這也使得在可預見的未來,該國汽車銷量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印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并非偶然。日本掉落至第四位后,這一局面可能會持續(xù)若干年,因為排在其后的德國2022年汽車銷量為265萬輛,雙方還有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