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科技”配置中,既有Carplay和360度影像這樣公認好用的配置,也有一些成本不菲的配置,雖然看起來同樣科技感拉滿,卻收到不小的爭議,今天疆哥就帶大家看看這些配置是車企為了看起來有“逼格”造出的“雞肋”配置,還是被“冤枉”的實用配置?
1隱藏式門把手
自從量產(chǎn)版Model S問世,并在路虎星脈上發(fā)揚光大以來,隱藏式門把手成了許多新車突出科技感的一大配置。
近兩年的蔚來EC6,長安UNI-K和大眾ID系列車型均配備了這一配置,已經(jīng)成為一股潮流。
對于絕大部分家用車而言,隱藏式門把手有著更高的故障率和維修成本,尤其是在冬天,隱藏式門把手還可能會被凍住,造成出行不便乃至損壞。對于現(xiàn)階段的消費者而言,是一項噱頭大于實際作用的配置。
不過在重視人機交互的當下,隱藏式門把手自帶解鎖自動彈起的迎賓功能,一看就充滿儀式感和科技感,此外隱藏式門把手能降低風阻,對于追求低風阻提升續(xù)航的新能源車,頗有用處,實用性和科技感都能兼顧。
2一體式座椅(筒式座椅)
一體式座椅曾經(jīng)只作為賽車和性能車上的標配,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追求運動感的平民車型也用上這一配置,其中就不僅有領(lǐng)克03和寶馬1系的運動型轎車,甚至還有哈弗H6S和名爵one這樣的SUV車型,也算是個“網(wǎng)紅”配置。
實際上對于家用車而言,一體式座椅的缺點也相當明顯,首先是一體式座椅通常體積較大,對后排空間的擠占相當明顯,其次不可調(diào)節(jié)的頭枕和靠背也明顯影響到了駕駛員的舒適性。有點“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感覺。
不過一體式座椅相比于普通座椅,包裹感和防滑效果的提升還是相當明顯,再加上一體式座椅常常搭配Alcantara,Nappa這種主打運動性能的座椅面料,對于追求運動感和包裹感的消費者來說倒是挺實用。
3換擋撥片
換擋撥片,同樣是脫胎于賽車設(shè)計,能夠通過方向盤后的撥片進行換擋操作。目前追求運動感的車型,無論是采用手自一體,雙離合還是CVT(模擬檔)的車型,大都會配備換擋撥片提供手動操作模式。
不過對于許多車主來說,換擋撥片更像是凸顯運動感的“心情件”,畢竟日常駕駛追求平順舒適,換擋撥片用得極少。此外為保護變速箱,許多車型會限制手動模式的轉(zhuǎn)速和換擋速度,導致實際加速體驗有時還不如普通模式。
但有一說一,換擋撥片能為車輛保留手動模式,鎖定檔位拉升轉(zhuǎn)速可以能夠明顯提升加速和脫困表現(xiàn),有一定的實用性。對于這種“錦上添花”的配置,完全可以保持“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的態(tài)度。
4無邊框車門
無邊框車門最初用在各類敞篷跑車和個性化車型上,同樣也是特斯拉將無邊框車門帶入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視野中。目前小鵬P7,奧迪A7L,新款大眾凌渡等車型上均有搭載,許多車迷也將無邊框車門作為轎跑車型的標志之一。
不過無邊框車門自帶不少缺點,首先就是成本較高,導致采用無邊框車門的車型售價大都在20萬元以上。其次對于車企的技術(shù)工藝要求也比較高,否則后期很容易出現(xiàn)漏水,隔音變差等問題。
雖然從實用性角度出發(fā),無邊框車門顯得有些雞肋,但無邊框車門的科技感和豪華感對于年輕消費群體的吸引力依舊杠杠的,使得許多人不顧缺點,選擇“真香”。
5感應(yīng)式電尾門
與前面講到的四項追求顏值和性能的配置不同,感應(yīng)電尾門是一項看不見摸不著的實用性配置,通常用腳部掃過車底就能自動打開后備箱,在空不出手拿鑰匙的時候算是一大福音。
不過這一功能,鑒于成本因素,在大多數(shù)車型的用戶體驗都不太好,容易出現(xiàn)反應(yīng)和開啟速度較慢,讓抱著重物的車主倍感煎熬。更重要的是,許多車型上識別精度并不高,容易反復掃過后依然無法自動開啟,顯得有些尷尬。
但不得不說這一配置的初衷還是好的,如果能夠?qū)⒕珳识忍岣?,再配合速度更快的電尾門,腳踢式電尾門或許能徹底擺脫“雞肋”和“社死”的名聲,真正變得實用起來。
總的來說不,受到各家車企的成本和實現(xiàn)方式的影響,這些配置在很多車型上的實際體驗不算太好,不過這些充滿科技感的配置顯然正在成為一股潮流,未來或許會有越來越多廠商用上這些配置,規(guī)模效應(yīng)達成后,現(xiàn)有的各種問題就會得到改善,成為真正的“真香”配置。
那么,上述的幾個配置,你覺得是噱頭還是實用呢?而在你心目中,最能兼顧實用性和科技感的配置,又是什么呢?歡迎關(guān)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評論,分享你的看法。